郎顾之争是怎么回事?

博主:长兴鸿财长兴鸿财 2022-08-16 285

2004年,站在复旦大学讲台上的郎咸平,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筵中狂欢》的“讨顾檄文”。“檄文”认为,顾雏军只不过是乘着“国退民进”的东风,驾驶着“资本绞肉机”,只花了区区数亿元人民币,换回来的却是资产总值达136亿元的科龙、美菱、亚星、襄轴等众多响当当的企业。

  “檄文”一出,顾雏军高调积极应战,国内各路媒体、学界大腕、企业领袖、政府官员与无数百姓踊跃参与,论战主题逐渐远离郎顾之间的个人恩怨,并最终转化成一场关系到全民福祉的“国企产权改革方向”大讨论。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郎顾之争”,只不过是从郎顾之间的个人纷争发端,其核心和实质是指那场在2004年夏秋之交引爆的关于“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何去何从的大讨论。

  事关全民福祉的论战主题,绝对高规格的大讨论,使“郎顾之争”赢得堪与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姓资姓社”大讨论相媲美的历史地位,并最终得以走向神坛。

  就在“郎顾之争”有关国企产权改革方向这一主题讨论渐趋归于沉寂的时候,一度在当时主题论战边缘化的顾雏军及其旗下格林柯尔控股的科龙电器,却重返市场公众关注的是非漩涡中心:业绩大幅变脸下的6000多万巨亏,中国证监会的正式立案调查,数亿乃至更多资金的涉嫌挪用,3名天价独董危情时刻的匆忙撤退,小股东严义明律师发起的大规模“倒顾”行动,以及供应商断货、银行惜贷、生产线停产、重组传言四起直至格林柯系坍塌与顾雏军被捕等,这一切都使郎咸平在一年前所言的诸多事实逐步得以验证。

  

  郎咸平的幸运,自然也成就了顾雏军的不幸。在这幸运与不幸的背景映衬下,同样有意思的是,去年在媒体“集体失语”强刺激下作出最强硬反应的众经济学家,现如今却再度陷入“集体失语”的尴尬境地。

  郎顾之间的市场恩怨纷争,经过春夏秋冬一个完整的岁月轮回,在穿插与糅和无数鲜活事实之后,演绎生成的是一幅以“国企产权改革”为主题的壮观图画


郎咸平,经济学家,1956年生于中国台湾,祖籍山东。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顾雏军格林柯尔集团的创办人 ,1959年生江苏扬州1988年,顾雏军在英美合办的权威杂志《能源》上发表了论文《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卡诺循环理论,被国际工程热物理学界命名为“顾氏循环理论”。顾雏军开始为其兴趣点寻找实用突破口,发明了格林柯尔无氟制冷剂。

郎咸平2004年8月9日在复旦大学的一次演讲活动。在“炮轰”海尔秘密MBO之后,郎咸平将矛头对准格林柯尔。当天,郎咸平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揭露顾雏军在收购活动中卷走国家财富。

郎咸平表示,他和他的学生经过3个月的研究发现,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期间顾雏军通过“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手法成功将巨额国家资产纳入囊中。

郎咸平称,顾雏军的运作手段往往是通过介入被收购公司管理层后,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提高公司亏损幅度进而压低收购价格来实现的。

郎咸平昨天在发布会上表示,可能是因为自己三年前曾披露德隆的问题,而三年后的今天,德隆果真出现问题而崩盘,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因此,当自己最新围绕格林柯尔的学术研究得出上述结论时,顾雏军坐不住了。由此,格林柯尔也成为第一家公开回应“炮轰”的企业。

顾雏军要求郎咸平在8月16日以前完成第1、3两项要求,在8月17日以前完成第2项要求。否则,顾雏军将会采取包括法律手段等一切必要的手段。

郎咸平则表示,自己8月14日(上周六)才签收8月13日顾雏军方面发来的律师函,因为是周末,“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呢”。对于顾的三点要求,他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明确回应道:“第一,我绝对而且充分地尊重媒体的知情权与报道权,媒体只要对任何人的演讲有着最大程度的理解并公正地报道就是负责任的报道。因此绝对不会要求媒体向顾雏军做任何形式的道歉;第二,也绝对不会向顾雏军披露我的演讲稿件,请顾雏军有空的时候自己去找;第三,郎本人绝对不接受这份律师函所表达的顾雏军的那种财大气粗、盛气凌人、践踏学术尊严与自由的口气。”他表示,从上周六开始,自己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大范围揭露顾雏军的“七板斧”就是他回复顾的行动。

“我个人及学术界绝不容许企业家以威胁口吻发律师函来践踏以研究为本的学术自由风气。而这也是欧美各国以及香港多年所贯彻推行的‘终生职教授’制度以保护学者发言权的基本精神。”“事实上,我很感谢顾雏军给我一个机会向记者说明我的一些观点,其实与顾雏军的交锋并不重要,我现在最关注的还是国资流失的问题。”郎咸平表示,我国国有企业的问题不在所有人缺位,而在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的缺位,这造成了我国的MBO(ManagementBuyOut)事实上是MBI(ManagementBuyIn)。

郎咸平提出,目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大部分的国企老总是没有信托责任观念的。国有企业老总总是觉得国家对不起自己,觉得自己受到委屈了,就想控制公司,而所有人缺位这个思维正好给了国企老总舆论的支持。郎咸平进一步指出,在这种思维误区中,人们误以为是张瑞敏、倪润峰等创造了海尔或者长虹的奇迹,其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政府和社会给了他们机会,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政策倾斜,都为他们营造了民营企业所不可能面对的优质环境。而他们把工作做好,则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当然,如果国企老总觉得不公平,那就应该辞职自己去打天下,和真正有资格取得股权的民营企业家一较长短。但国企老总就没有资格要求股权,因为平台是国家股东给的。郎咸平认为,对于好的国企老总,一年给个上千万元年薪毫不为过,但他就是不能成为大股东,只能透过激励期权少量的持股。

虽然自己与包括顾雏军在内的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家之间存在交锋,但郎咸平表示自己的理论研究不会停止,郎咸平称自己下一阶段研究的企业将是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三九、南京斯威特、复星集团。“但是这些案例都没有海尔和格林柯尔这么激动人心,想到这两个案例晚上都睡不着。”他希望通过此次格林柯尔事件,使相关问题明朗化,并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The End

发布于:2022-08-1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佳达财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