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市以后一元面值的股票会越来越多?

博主:惠欣惠欣 2022-08-15 156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股票市场上我们看到很多越来越多股价股价在1元左右徘徊的个股,这跟去年刚实施的新的退市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新的退市制度规定当股票股价连续20日个交易日收盘价都在1元以上,公司就要面临退市,最近的A股市场有一只股票,在临近尾盘收盘的时候股价在1元左右徘徊,如果该日收盘价仍旧在1元以上,就要面临退市,因为之前19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都在1元以上,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通过上图走势我们发现在临近尾盘的时候还有资金想把其推升至一元左右,但是当尾盘的时候的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发现股价再次回到1元以上无望,如果此时不卖出的话,就要面临退市,所以在收盘的时候出现跌停的情况,在新的退市制度下,很多股票出现这类情况,市场也出现多只因为股价低于面值而遭遇退市的情况。

这时候很多投资者开始怀疑是不是退市制度造成的呢,只要股价只要不低于1元就不会退市,而且这类公司大部分都是业绩较差的公司,市场上原本喜欢炒作ST个股的资金,都希望该股充分下跌后,风险得到有效释放,基本在低于1元左右或者在1元左右才开始大规模买入呢,如果上市公司不希望自己公司退市,在股价在1元左右也想着各种护盘动作防止自己公司退市的情况,比如出台重组的预案,大股东增持的情况,市场很多资金也想到这点,在之前下跌过程中也不愿意买入,等待到1元左右才考虑介入,其实这只是的最为表面的原因,更多的是跟目前A股的制度的变革,资金的风格转变存在很大关系,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解下为什么很大个股股价会在1元左右,而且这也是市场上的一种趋势,后期会有越来越多的股票会出现这类情况。

注册制实施的原因

我们A股之前是实施的核准制,上市条件较为苛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情况,行业特点,持续盈利等都需要符合核准制下上市条件,并未公司满足这些条件后,也不是一定可以上市,还需要的管理层的审核,对公司的实质情况要有一个完全了解和分析等,要分析公司是否具备上市后仍旧持续盈利的可能性等。在很多公司都是符合这条件后,也不意味着短期立马可以上市,还需要申请后开始排队,很多公司在筹备上市到正式上市需要四到五年的时候,这还是很顺利的情况下,很多公司在最后环节被否的情况也经常存在,所以在原来核准制实施的情况,在A股上市较为困难,不然也不会很多我国很多优质公司跑去海外和香港上市了。

在原来上市较为困难的情况,很多公司不选择直接IPO上市,而是通过借壳上市,原本已经A股上市的公司,但由于后期经营不善,面临退市的情况,这类公司还具备壳资源的价值,想上市的公司可以借用这些公司的来完成上市,相当于买一个上市公司的壳,比如我们熟悉的一些公司,三六零,分众传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都是通过借壳上市,在长期亏损的公司或者业绩较差的公司,当股价下跌后,市场很多资金包括一些主力资金都愿意炒作这部分个股,所以这些个股股价很难出现跌到1元左右情况,之前个股股价在2-3元都算在A股中很低了。

当随着资本市场逐步改革后,去年的科创板正式上线,科创板上市的实施的上市制度是注册制,最近创业板也要开始实施注册制度,注册制的上市条件比核准制跟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而且上市条件要求较低,不在公司的是否盈利和持续盈利再有限制,公司只要能够持续经营就行,上市后的公司的好与坏让市场的投资者决定,造成后期公司上市变得容易后,之前的业绩较差的公司就不在具备壳价值的情况,直接IPO上市本身就变得很容易了,何必还要花钱购买一个壳来完成上市,造成了市场很多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持续性下跌的情况,很多股价也在1元左右徘徊的情况,甚至也出现多只股票价格已经低于1元,具体参考下图:

我们也能够发现股价在1元的股票,都是集中在ST个股中,股票出现的带帽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的业绩的问题,持续两年和三年亏损的公司。

市场逐步扩容造成

最近几年IPO处于加速发行阶段,每年有好几百只股票上市,而且科创板实施后,上市的家数越来越多,而且刚上市的公司的不管是在公司的成长性上还是的公司的质地都比一些业绩较差的个股要好,本身刚上市的公司都在在核准制下上市的公司的,很多公司的好行业都属于目前重点发展行业,比如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而退市的公司的较少,资金愿意炒作这类个股,每年也只有有几家和十几家公司退市,造成市场的股票数量越来越多。

而原本A股市场整体行情较差,长期处于下跌的状态中,市场上资金本身就是存量资金博弈,A股还加速发行,造成市场的严重的失血,股票数量较多,投资者的可选择性较多,很多好公司都买不过来,谁还去买一些业绩较差的个股呢,如果A股的市场上市公司较少的话,比如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即便是业绩较差的公司,下跌后仍旧会存在很多资金抄底的情况,股票也很难出现1元的情况,所以这跟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的数量越来越多有着很大的关系,场外资金也不愿意持续流入市场,市场基本上都是存量资金博弈,业绩垃圾的个股肯定不得到资金的关注和炒作,自然长期处于下跌的状态,很大个股下跌到达到1元左右了。

GDP出现增速放缓和负增长的造成

我们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和负增长的情况下,市场上整体企业都会存在经营的困难,在原来核准制下公司能够上市,很大上市公司都是当地的一张名片,而且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上市公司数量也越多,所以上市公司的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的情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企业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且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布的业绩情况,很多公司的业绩都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当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情况,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打击相当严重,业绩出现明显的下滑后,再次还有一些上市企业原本发展的困难下,这次疫情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企业经营更加困难,所以造成业绩较差的个股股价持续性下跌,自然出现很多公司股价在1元的情况。

总结:以上三个方面是造成最近市场1元股越来越多的最为主要的原因,而且后期资本的市场的进一步改革,注册制全面实行后,1元股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且后期的管理层会逐步完善退市制度,退市的公司越来越多后,很多资金会逐步放弃低价股和垃圾股的炒作,还有市场市场1元股较多原因跟A股走势也能存在很大关系,因为在上波牛市结束后,市场长期处于下跌趋势,长期下跌后也造成了低价股的数量越来越多。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我们知道,公司上市的好处有很多,不仅能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利用该资金扩张经营,还能提升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因此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会力保自己不被退市,尽最大的可能避免触发退市条件。而市场上之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1元股表面上就是由最新的退市机制所决定的。

我国A股退市机制的变迁

2016年6月28日之前,我国对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规定,一家上市公司只要达到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会被退市: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数、连续三年净收入低于1000万、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但是目前按照A股最新的退市制度规定,只要一支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都在1元以下,那么该股就要退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有7家上市公司触发“面值退市”机制,其中还有一批股票的面值长期在1元左右徘徊,其中大部分为绩差股。比如之前的ST银鸽,在经历了连续1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之后,6月9日的护盘行动最终失败,收盘价定格在0.92元,触发“面值退市”机制。第二天银鸽随即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都在票面价值以下,宣布退市。至此,银鸽成为今年第7家因“面值退市”的公司,退市机制之“残酷”可见一斑。

(图:银鸽第20个交易日收盘价0.92元)

所以基于新退市制度的规定,很多股票在1元面值左右开始徘徊的时候,上市公司都会展开护盘行动,尽量进行抢救一番,有些散户投资者也深谙其道,看到一元面值附近的股票会不惜冒着该股退市的风险进行一番“博弈”,说不定就能在上市公司对股价的拉升过程中获利。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之所以越来越多的股票价格徘徊在1元,其一是自身就是绩差股,其二新的退市机制决定了该类股票会不惜余力的尽量避免收盘价连续在20个交易日在1元以下,尽量规避触发退市机制。相信若不是新退市机制对于“1元”的限定,该类绩差股中绝大多数的价格会长期维持在1元以下,正是因为上市公司的护盘干预才勉强维持股价在1元左右徘徊。

那么除了新退市机制倒逼上市公司护盘维持股价之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是造成股价在1元左右徘徊的因素呢?其实目前A股制度的大力改革是出现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

一:IPO常态化,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壳”价值大跌

我国A股之前采取的是核准制的上市政策,核准制讲究的是事前核准政策,除了要求上市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符合法律和监管机构必备的条件外,还要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经营能力、发行数量和价格进行全方面实质性的审查,经过综上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公司才有可能上市。而且在此之后还需要漫长的排队,因为申请上市的公司多,但每年上市的公司名额有限,其中不乏有的名额还会被分配给央企、国企等,所以在核准之下,一家公司从申请到上市往往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基于此,很多急于上市融资的企业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借壳上市”,借壳上市的好处在于上市手续简单、程序灵活、排队时间短、成本低,这就是为什么360、顺丰、中公教育都会选择借壳上市的原因。正是基于此,核准制下,单单一个“壳”就具有很大的价值。

而随着今年3月1日新证券法的实施,未来证券发行注册制度将全面推行。注册制与核准制本质的区别在于注册制施行的是“宽进宽出”,也就是说注册制让企业上市的门槛变低了,强调的是事后管理而不是事前管理,不管是发行人还是中间机构,一旦发现事后有违法违规行为,那么将会受到严厉惩处,退市将会变得常态话。

下面就是问题的重点了,既然注册制下IPO已经变为常态化、准入制度相对宽松了很多,不会再出现“排队上市”的窘境,那也就意味着“壳”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市场对于“壳”的需求急剧下滑,因此再也不会出现之前虽然绩差股业绩很差但是仅仅一个“壳”就能把股价维持在两三元的位置了,失去“壳”的价值后,这类绩差股再也没有维持股价的“支撑点”,降到1元左右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市场扩容和新退市机制叠加,引导投资风格和资金流向

一方面,常态IPO下,市场急剧扩容,大盘上现存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资金流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提升,这就导致平均流向每支股票的资金实际是变少了;而且由于宽松入市的政策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绩差股,投资者对这些绩差股自然不感兴趣,资金愈发向龙头股、绩优股虹吸,因此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业绩差、知名度低的股票被资金忽略,股指整体上涨时,绩差股因为没有资金关注而呈现个股维持原价甚至下跌,股指整体下跌时,绩差股个股因为没有大资金的护盘而急剧下跌,甚至跌幅超过大盘跌幅。

另一方面,新退市制度下,一旦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收盘价就会被强制退市,退市制度也变得更为宽松了许多,这个时候那些风险大的股票退市的风险就会增加,投资者自然不会再愿意冒着股票退市的风险再去逐利,因为没有投资者愿意问津这类股票,所以价格也就一跌再跌了。

三:A股牛市时期泡沫太大

A股在2007年和2015年经历了两次大牛市,但是A股从起步到如今也不过才30年的时间,制度方面相对不完善,改革也需要过程,但是这两次牛市无一意外的都吹起了巨大的估值泡沫,泡沫被吹起来的后果就是一旦遇到经济下行期,泡沫就会被刺破。而这次的新冠疫情正是刺破股市泡沫的催化剂。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各地大小企业在国内外疫情影响的双重叠加之下出现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利润下跌、规模收缩,而股市恰好又是经济的一面镜子,线下实体经济发展放缓折射到股市上就是股指下跌、股指下跌、个股价格下跌。其实不止A股,包括美股在内的全球主要股指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都纷纷出现了大盘大跌、估值蒸发甚至熔断等极端现象。

结语、归纳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意识到,随着注册制和其他A股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未来会加快A股个股的进一步分化,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直至退市的局面,由此而产生的绩差股也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绩差股后期退市无疑会对A股的稳健运行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是A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和运作体系越来越完善的标志,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未尽事宜,欢迎补充;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The End

发布于:2022-08-1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佳达财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