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九华山已经上市,普陀山也要上市了,对此你怎么看?

博主:纵横纵横 2022-08-04 302

普陀山要上市,商业化的尽头佛教还是佛教吗?

4月2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申报稿)》,这是继去年6月份首次申请后的再次申请,意味着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上市步伐加快。普陀山上市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舆论热议。对此,4月11日,中国佛教协会官网上刊载《谁在将佛教商业化——普陀山上市的忧思》一文,对普陀山上市提出诸多质疑。

文中指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将普陀山景区旅游客运、香品生产销售、旅游商品销售、租赁餐饮等业务打包上市,虽然表面上未涵括寺院等佛教资产,但却有捆绑“佛教”上市之嫌,并强调普陀山上市有违今年2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违反了其中“禁止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禁止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的规定。

近年来佛教商业化的程度是越来越高,信仰做成生意,甚至出现了寺庙被承包、高僧大德被包装的乱象,寺庙公司化、僧人雇员化、香火商品化,从门票到参拜无处不收费,有些环节甚至还设置“消费陷阱”。某些人打着宗教的幌子,做着非宗教的事情,让老百姓的信仰成为他们的提款机。资本市场上佛教名山、景区上市的传闻不绝于耳,“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常态,此次招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包括投资客运索道升级项目、客运船舶更新升级项目等项目,说到底也是将普陀山作为一门生意。

诚然佛教的推广和发展离不开商业化,也需要商业化帮助佛教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但上市真的有必要吗?

作为最早商业化的少林寺当初“被上市”时,主持释永信却投下反对票,并感慨:“少林寺上市的可怕程度,比1928年火烧少林寺还要厉害”,可见上市背后的利益纠缠之深。虽然招股书上列明的资产未包含寺庙,但资本显然会把上市公司和佛教圣地普陀山划上等号。上市就意味着需要创造利润回馈股东,也意味把寺庙和市场之间,那层日渐透明的隔膜彻底被划破,让本应该作为方外之地、清修之所的寺庙,暴露在资本之下;让本应该看破红尘的和尚,沉沦在股价的涨跌中。招股书中,明确指出景区门票收入不计入拟上市主体,又提示了可能影响公司的15项风险因素,试想一下,假如普陀山上市成功后,利润没有门票保证,因为经营的原因股价下挫,那投资失利的股民会因为普陀山是佛教圣地而口下留情吗,恐怕连佛教都难逃口诛笔伐。

为此,佛教协会表示深切犹豫:“若以“普陀山”的名称上市成功,还会产生示范和连锁效应,诸如五台山、鸡足山、梵净山、武当山、龙虎山、三清山、青城山等佛教道教名山难免会陆续效仿跟进,届时股市将出现佛教道教板块的怪异景象。”

佛教推崇“六根清净”“四大皆空”,讲求的是远离烦恼、摒弃欲念,如果与市场化的洪流始终保持亲密接触,普陀山还是那个普陀山吗?那佛教还是那个佛教吗?

The End

发布于:2022-08-0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佳达财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