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分期调研(信用卡分期调研报告)

博主:源亚源亚 2021-10-11 103
​网仲院:不良资产依法清收的开创者信用卡分期调研

最近,小编在研究银行信用卡业务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2019年初开始,信用卡降额就成为了银行近期的一个大趋势,虽然不同银行在降额封卡上的程度略有不同,有些做法较为温和,在用户偿还之后实施降额,驱使更多客户去做信用卡分期;而有些银行则是来势汹汹,比较夸张的能把客户信用卡额度从几万、十几万直接被降至不足10元。这与其说是在优化客户、防范风险,不如说更像是在逃命,否则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些夸张的反应。

突然飙升的信用卡不良

据银联数据显示,去年银行信用卡收入结构中,分期收入占比达36.7%,已成为信用卡业务第一大收入来源,利息收入占比缩水至30%,退居第二。这显然与2018年各大银行持续发力推广的现金分期类业务有关(信用卡分期利润很高,真实利率在2%~32%之间),但靓丽的成绩单后,却有着喜忧参半的行业担忧。

信用卡分期调研

根据银联数据指数中省份指数的表现情况,2018年,天津、重庆、辽宁等地区的信用卡不良率已超过4%;四川、北京、黑龙江等地区的信用卡不良率也接近4%;有效卡量排在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以及卡均交易笔数领先的上海,信用卡不良率都已超过3%;此外,江西、甘肃、辽宁等地区的不良率攀升较快。

信用卡分期调研

并且根据某行2018的年报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末,该行信用卡坏账还仅为31.96亿,不良率0.98%,比年初还略有降低。但短短半年后,该行信用卡坏账余额就涨了156%(81.95亿元),不良率涨了0.87个百分点,几乎提升一倍。这样的不良增速在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原本十分罕见,但在2018下半年竟成为了普遍现象,确实令人怀疑。

被共债捆绑的“连环船”

对于这一现象,行内从业者们给出了各种貌似合理的解释,如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银行判定不良标准严格、共债风险向信用卡扩散等。但经过好还君深入调查后认为,在诸多因素中,真正造成短期内就风险扩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年开始屡屡被提及的共债风险。

信用卡分期调研

“共债”主要是指随着个人消费金融业务高速发展,个人贷款业务从商业银行逐步扩展到各类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个人消费者同时向多家金融或类金融机构借款日益增多而产生的现象。由于银行从来都不能实时对客户信息按照实际情况更新,所以借款人放贷后的不当行为天然就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是信用卡业务天生的风险点。

信用卡分期调研

这些银行自己也清楚,所以出于对借款人资金用途的担忧,银行一直都通过大数据联网等方式严厉打击各种“以贷养贷”、“信用卡套现还网贷”等行为,但由于近两年各种互金“高炮”平台的野蛮生长,整个共债链条不但更加庞大,隐蔽性也变的更强,银行的预防手段也开始渐渐失效。

所以如今的“共债风险”就象一条裹满火药的铁链,将市场上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象“连环船”一样捆绑在一起,虽然过去几年安稳了不良率,令市场快速繁荣,可一旦某天被火星点燃,那整个链条上的机构都将难以幸免。现在共债风险蔓延到信用卡资产,“火烧连营”的条件就已经具备了。

信用卡分期调研

居民储蓄现金流枯竭

除了共债这个火药桶外,另一条可能引爆危机的导火索也正在燃烧,那就是从2019年开始,真正支持居民杠杆现金流的居民部门存款,开始出现枯竭迹象。

信用卡分期调研

从2019年初开始,各种企业裁员的消息就不绝于耳,多个互联网巨头的年终奖分红也明显充满了缩水的主旋律,这无不预示着今年的居民收入增长将不再乐观。而更严重的问题是,这唯一能给居民信用消费提供现金流支持的居民存款,结构分布不均的情况也愈发严重。

信用卡分期调研

近十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高净值人群)的资产增长一直远远高于普通零售客户资产增长的速度。根据招商银行2018年财报显示,该行7.29万私人银行客户的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占该行零售客户资产(6.8万亿元)的近1/3。而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总数是1.25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7.29万私人银行客户只占了0.058%。

当然,这个数据略显夸张,完全可以说是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长期领先,因此对于富人吸引力更大来解释,其他银行的高端人群财富占比肯定不会这么夸张。但去年的另一份调查却足以显示,这些高净值人群对于居民存款的压占绝对是不容小视的。

信用卡分期调研

去年,西南财经大学发布了一份中国家庭财富的情况,排名前10%的家庭存款占据总存款的比例是75%,而剩下35%的家庭占据了总存款的25%,换句话说,还有超过一半的家庭存款为0。

这份调查报告算是国内样本量最多的调查报告之一,可靠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小编也基本认可报告中“一半家庭存款为零”的调查结果,毕竟在我们这个自有住房率超过90%的国家,居民大部分的资产都在房子上,所以没有存款只有房贷的情况应该也很普遍。但是房子绝对不是能持续支撑杠杆现金流的决定力量,因为房子变现困难流动差,所以居民的存款与年收入增加部分,才是能否支撑信贷消费的绝对主力,以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信用卡分期调研

王平是广东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的经理,一年薪酬收入在30多万,手上常用的信用卡有两张,卡上的欠款有40多万元。

“我个人还是比较在意信用的,每月都会按时地偿还最低还款额。”王平表示,信用卡是直接绑定工资卡的,每月自动扣款不用过多操心,也从来没有产生过逾期的情况。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由于2018年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年底企业大裁员,而他不幸被列入了裁员的名单中,收入上少了一大块。

“之前有一点积蓄还了一部分信用卡欠款,但是要是再找不到工作,可能余款的偿还就会有问题了,虽不至于卖车卖房,但是已经真切地感觉到了还信用卡的压力。”

这还是一个相对优质的客户,属于那种好歹能够继续分期支撑的一部分。但那些已经在各种平台都有借贷的共债风险者,他们的“意外”可就没什么转圜余地了,这点想想信用卡分期的客户群就知道了。

信用卡分期调研

在这种“共债风险+居民存款枯竭”的叠加风险下,整个“连环船”上的机构都不得不开始一轮“大逃杀”似的求存竞争,因为整条链上的机构都会争夺逾期者手中有限的资金,一笔信用贷款背后有一群人等着清收,若不能抢在其他金融机构之前,比如暴力催收平台之前回收自己欠款,那就只能被死死的绑在“连环船”上,等着大火蔓延过来,为他人接盘。

信用卡分期调研

由于这种大面积违约注定无法避免,整个逾期清收行业也被迫变成了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因为在这场求存的战场上,高效的逾期清收不再只是一个降低经营成本的辅助角色,而是系统性违约发生时,金融机构能否幸存的关键战略能力。那什么样的清收才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最佳选择呢?

“互联网仲裁+清收”的依法清收

面对非法暴力催收,银行传统催收长期以来都明显很乏力,因为他们可以没有底线没有道德成本,心安理得的骗完用户最后一分钱再让正规金融机构接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经济的“互联网仲裁+清收”模式,基本就成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唯一选择。

信用卡分期调研

一直以来,通过诉讼和仲裁方式进行的依法清收,其震慑力与回款效果都是极好的,甚至远胜暴力催收。之所以过去很多机构不用,是因为成本太高,且审理出裁的周期较长,最后常常导致入不敷出。但如今以“互联网仲裁”为核心手段的依法清收体系,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原本传统仲裁或传统诉讼需要3-6个月才能审理结案,如今最快7天就可以出具裁决书,费用也仅需传统诉讼的十分之一。并且一旦将裁决书拿到法院强制执行,将欠款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回款效率也能极大提高。我们网仲院,就是这样一种为了帮助正规金融机构打败暴力催收而存在的“互联网仲裁服务平台”。我们之所以一定要把速度提的这么快,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要赶在非法平台下手前就帮正规机构收回账款,当清收成为相互争夺竞速的战场时,只有越早完成清收的机构才能摆脱被拖下火海的命运,结束被共债捆绑在一起的“大逃杀”。

The End

发布于:2021-10-11,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佳达财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